为提升思政教师的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,强化教师队伍的育人能力,K8各教研室于10月29日下午组织任课教师在图文楼不同教室开展 “优师优课”主题教研活动。
《形势与政策》教研室活动聚焦两大核心环节,旨在实现“以研促教、以分享促提升”的双重目标。在思政“学术课”环节,石曼老师结合“第七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术研讨会”的会议精神,系统解读了相关征文的要求与规范,并围绕“如何让材料更翔实、文字更精炼”等关键问题,与全体教师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交流,有效拓宽了教师们的学术视野。在思政“分享课”环节,汪允行老师结合其丰富的高职教学经验,作了题为“高职思政课备课经验”的专题分享。他强调,高职思政课的备课必须精准“锚定学情”,紧密结合员工“重实践、强技能”的特点,将抽象的思政理论知识点与具体的专业场景相绑定,通过引入鲜活的企业案例、强化课堂互动等方式,让思政内容与员工的未来职业发展直接关联,才能真正实现思政课“接地气、有时效”,切实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与实效性。

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教研室由谢悦老师以《回答“人生三问”:在社会关系中锚定自我》为题进行金微课展示。课程以“人生三问”为切入点,巧妙串联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核心理论,通过三个层次层层递进:在“我是谁?”的追问中,引导员工在社会关系总和中明确自我身份;在“我从哪里来?”的探索中,帮助员工追溯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深层关联;在“我要到哪里去?”的思考中,助力员工锚定人生价值与奋斗方向,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易懂、贴近员工实际。随后,徐亲连老师分享了其参与江苏省教指委比赛的参赛历程与获奖经验。他结合自身备赛实践,从选题技巧、策略优化与能力提升三个维度展开,强调选题需独辟蹊径、精准贴合教学实际与赛事要求;备赛过程中要善于规避自身弱点、聚焦优势亮点;同时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备赛与日常教学,在反复打磨中锤炼专业技能、提升教学水平,为在场教师提供了极具实操性的参考借鉴。

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》教研室由孟文文老师分享过往参赛的心路历程。她结合自身参加教学竞赛的实践,详细分享了从教案设计、讲稿打磨、教学形式创新、现场应变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体会。她特别强调,要将理论的深刻性转化为教学的生动性,用真情实感打动员工,用逻辑力量说服听众,并鼓励大家勇于尝试,在竞赛的舞台上锤炼教学本领,更好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。她的分享具体详实,富有启发,极大地激发了教研室教师们的参赛热情与教学创新动力。

此次教研活动为教研室教师搭建了一个高效的交流与学习平台,有效促进了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方法的优化。参与教师纷纷表示,活动内容充实、针对性强,为今后优化思政教学、备战各类教学赛事提供了清晰思路与有效方法。
未来,K8将持续常态化开展高质量教研活动,以研促教、以教促学,不断探索思政课教学新路径、新方法,着力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、感染力与实效性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。
供稿:陶梅、崔前杰
一审:吴灿灿
二审:耿以侠